信息公开

0371-63934118

医院地址:

郑州市经八路2号(医院本部)/  郑州市南阳路32号(北院区)

门诊电话:

63921550

急诊电话:

63910120  63914606

体检电话:

63974598  63928159

联系我们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信息公开 > 医院新闻 >
输血常识的常见小错误

发布日期:2024-12-12 10:03:26

        大部分人都没有输过血,输血离大家很遥远,平常也会通过电视、网络等渠道了解到一些和输血有关的常识。可是,大家知道的那些常识可能都是不正确的,如下列错误:
错误一:近亲家属互相输血更安全
        影视作品里,父母给子女输血的桥段常常出现。其实,近亲输血比非亲属之间输血更危险。这是因为人体血液中存在着一种免疫活性淋巴细胞,它可引起“移植物抗宿主病”。       
输入的血液是“移植物”,受血者就是“宿主”。人体血液中存在着的免疫活性淋巴细胞,可以识别和排斥外来血液中的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并使之失活。但当受血者免疫功能低下时,供血者的免疫活性淋巴细胞不但不会失活,反而会大量存活增殖,进而攻击受血者体内的细胞和组织,使受血者出现发热、皮疹、恶心、呕吐、厌食、腹泻、黄疸或便血等症状,还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和肝、肾等多脏器功能衰竭。这就是输血的移植物抗宿主病,除非没有合适的非亲属关系血源,否则不要进行近亲之间的输血。不得已必须输时,需严格辐照后输注。

错误二:输入的血越新鲜越好
       工作中,有时会遇到患者及其亲属提出要输新鲜血液的要求,以为输入的血越新鲜越好。血液中有很多病原体,许多已知的或者不知道的病原体在血液保存过程中可以被自然灭活,如梅毒螺旋体在4℃保存下48—72小时后死亡,疟疾虫两周即被灭活,因此,从传染疾病感染的风险上来说,保质期内的血液制品,保存期长的比新鲜的血液显得更为安全一些。
 
错误三:输全血更好
        将人体内血液采集到采血袋内所形成的混合物称为全血,即包括血细胞和血浆的所有成分。似乎全血的成分更全面,输血效果会更好。其实,现代输血技术表明,输全血有更多弊端。这是因为:一,“全”血的成分并不全面。全血在4℃条件下保存,只能对红细胞起到保护作用,而对白细胞、血小板以及不稳定的凝血因子毫无保护作用,而且库存全血中钠、钾、氨、乳酸代谢产物含量高,增加患者代谢负担。二,输全血比输成分血发生同种免疫的可能性更大,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。三,全血中的大量血浆增加血液循环和心脏负荷,可能诱发心衰或急性肺水肿。因此,目前提倡输成分血,依据患者病情需要,缺什么输什么,既充分利用血液又不浪费,而且输注效果还好。
 
错误四:输血可以补身体
        血是好东西,一般人认为,输血可以补充营养,工作中会遇到体弱的病人及家属提出输血要求的情况。
其实,血液是人体的一种液体组织,主要发挥着运输、调节、免疫、防御和凝血止血等功能,对维持生命起重要作用,对增加人的体质和营养没有直接效果。相反,输血可能有传播疾病和引起输血反应的风险,弊大于利。因此,勿把血液制品当作营养品来输注。
 
错误五:输“万能血”
 
       影视作品里,“我是O型血,抽我的。”万能输血者是指一种血型兼容性较多的血型,即既可用于输注又可用于接受输血的血液类型。在中国,万能血型是指O型血。其实,O型血输给其他血型的人是有前提条件的:首先,是在抢救生命的紧要关头,受血者ABO血型鉴定困难或同型血不足,而O型血又充足时才适用,以解燃眉之急。其次,O型血输给其他血型受血者的是配血相合的O型洗涤红细胞(成分血),而非O型全血。因为O型血人的红细胞上缺乏A、B抗原,不至于发生溶血反应;但是O型全血的血浆中含有抗A、抗B抗体,它能致敏或凝集A、B、AB型红细胞,使之寿命缩短或立即破坏。“万能血”并不一定是万能的,还是建议同型输注。
        信息发达的时代,影视作品里、口口相传的输血常识也不一定是正确的,遇到血液相关的问题,还是要咨询专业人士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
供稿:输血科   陈茂才